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特斯拉Cybertruck全网群嘲8大嘲点盘点 | 从1年内6次召回开始说起

特斯拉Cybertruck全网群嘲8大嘲点盘点 | 从1年内6次召回开始说起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EV
  • Post comments:0 Comments

最近,特斯拉Cybertruck又召回了,原因是驱动逆变器故障。这已经是其自2023年12月1日正式交付以来,不到一年内的第6次召回!平均2个月一次的召回频率,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从上市之日起,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针对这款网红神车的全网群嘲就没断过。本次的召回自然又引起了一波全网吐槽的热潮。本文就为您详细盘点一下全网群嘲的8大嘲点,供您参考。

(本文的视频版请见本网站Youtube频道

1. 嘲点1:召回频繁

本次召回于2024年11月13日宣布,涉及2431辆。理由是驱动逆变器的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存在缺陷,会导致逆变器故障从而使车辆失去动力。驱动逆变器的作用是将动力电池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进而驱动电机提供扭矩,而这个转变是通过控制MOSFET的开通和关断来实现的。一旦MOSFET故障,控制自然也就失效了。

这是硬件缺陷,特斯拉声名鹊起的OTA软件升级无能为力,只能通过返厂更换逆变器解决。

Cybertruck这第6次召回引发大量调侃。网友戏称:“Cybertruck的召回都快赶上其销量了”;“马斯克在打破皮卡市场,也在打破召回纪录。”还有人调侃,“这次召回是不是为了让车主多看看服务中心长啥样?”这种频繁召回现象让人对其可靠性打上问号,同时也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笑料。

简单回顾下今年Cybertruck此前的5次召回:2月份因为特斯拉仪表盘面板字体过小,召回总计220万辆各款车型,当时只有极少数Cybertruck交付;4月份召回约3878辆,因为加速踏板装饰板可能脱落,造成卡滞;5月份召回约1.13万辆,因为货斗两侧的装饰板可能松脱,存在脱落风险;6月份召回约1.16万辆,因为前挡风玻璃的雨刷器可能因电机失灵而无法正常工作;10月份召回约2.71万辆,因为倒车影像显示延迟。

除了第1次和第5次是通过软件OTA更新解决,其他几次都是硬件问题,需要返厂物理修复。

平均2个月一次,如此频繁的召回,无疑会加深大众对Cybertruck耐久性和质量管控方面的不满。Cybertruck的任何一次事故都可能被放大在聚光灯下检视。最近爆红的“Cyberstuck”网络热梗就是一个例子。

2024年9月,有网友拍到一辆Cybertruck被遗弃在西雅图一条居民区街道上,这辆被称为“Cyberstuck”(卡住的Cybertruck)的破损Cybertruck的照片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并迅速演变为各种梗图和模因。从照片中可以看到,这辆车的后轮以一种不自然的角度弯曲,悬挂系统损坏,后轴严重错位,充电口暴露在外,显然无法再开动。

这辆车吸引了许多人前往拍照和嘲笑,甚至还成了一个网红景点,在Google地图上还有标注。

2. 嘲点2:新车交付质量拉胯

近几个月来,有20多名Cybertruck车主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特斯拉交付的新车很脏。他们发现,汽车内饰上满是灰尘,地板上有很多泥,外部面板上还有黏性残留物和难看的斑点。还有一些车主发布照片称,车箱上出现了异常白色条纹,挡风玻璃的内侧覆盖着一层模糊且难以去除的膜,影响了视野。车身不锈钢外壳上的指纹更是常态。

“它的干净程度可不像10万美元新车该有的样子。”多名车主表示。

更让人诟病的是,大量的车主反映,刚买的Cybertruck淋过雨后就会锈迹斑斑。所以,Cybertruck又喜提“Cyberrust”(生锈的Cybertruck)的别称。

Cybertruck采用裸露的不锈钢外壳(超硬30X冷轧不锈钢),号称是SpaceX的星舰飞船同款材料,耐用且抗腐蚀。但其表面材质对污垢极为敏感。

虽然特斯拉官方回应,这些锈迹斑点并非真正的锈蚀,而是由“游离铁颗粒”(free iron particles)引起的表面污染。这些颗粒可能来源于运输过程中(如铁路运输中的金属粉尘)或环境中的污染物,在接触到湿气后氧化,形成类似锈迹的外观。并给出了解决方法:用清洁剂擦一擦!

但是,不锈钢的主要卖点在于其低维护和耐用性,可这些锈迹显示其实际维护需求比预期更高。清洁和预防成为车主的额外任务,难免让许多消费者对这一所谓的“低维护”材质感到失望。

有鉴于此,很多车主选择为Cybertruck加装透明保护膜或涂层,以减少污染物附着并方便清洁。特斯拉官方对这些保护膜额外收费,费用在5000美元以上。与之相比,几乎所有其他品牌的新车标配都包括最外层的透明涂层。

虽然特斯拉不注重内饰是共识,以前的其他车型车主往往也需要自行升级内饰,被戏称为“毛坯房”。但如今Cybertruck连外壳都需要车主自己来装修,是否称之为“烂尾楼”更合适一点?

3. 嘲点3:丑出天际

这可能是Cybertruck最广为人知的嘲点。它硬朗的几何线条、极简的楔形轮廓以及裸露的不锈钢外壳,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汽车设计的期待,让人无法将其与“美”联系在一起。在流线型与圆润感占据主流的时代,这辆车的设计似乎更像一幅孩童手绘的简笔画,棱角分明,毫不掩饰粗粝的工业感。被不少网友吐槽“像金属垃圾桶”或者“未完成的建模”。

尽管很多特斯拉的拥趸会尝试从各个角度来接受它:“它很丑,却很可爱,就像一只法国斗牛犬”;“它很丑,但开起来非常有趣”;“它很丑,可是动力强劲,2.7秒破百”……但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它很丑!

马斯克试图用《银翼杀手》中相关未来车型来为Cybertruck强行挽尊,但《银翼杀手》里的车可没有Cybertruck这么粗糙,怎么看都是卖家秀与买家秀的差别。

Cybertruck这个丑出天际的造型,甚至连特斯拉自家的设计师也嫌弃。据报道,特斯拉汽车设计主管弗朗兹·冯·霍尔兹豪森表示,大多数工作室员工对Cybertruck的设计并不喜欢,希望与该车保持距离。以至于早在2019年,一些特斯拉工程师看到Cybertruck的模型后,便秘密设计了另一版本的车型。都说儿不嫌母丑,母亲嫌孩子丑还是第一次听说。真是活久见。

事实上,尽管特斯拉为这个丑爆的造型找出了各种各样的借口和噱头,但采用不锈钢外壳的Cybertruck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该不锈钢“冷轧钢”材料具有超高硬度,难以像常见的铝车身那样,以低成本的方式加工出流线型与圆润感。对于追求极致低成本的马斯克而言,牺牲点车的颜值自然不在话下。

只不过,对于Cybertruck的车主而言,每天看着自己的爱车还不如家里的不锈钢盆来的光滑,可能心里多少都有点五味杂陈。

4. 嘲点4:殃及池鱼,车主一不小心成网红

虽然有不少人买Cybertruck就是冲着当网红去的,但还是有很多车主单纯是因为喜欢Cybertruck而下的单,而这些车主因为Cybertruck的“显眼包”属性,很可能一不小心被迫成网红。

许多车主表示,无论开车去哪里,总有人驻足拍照或上前询问车辆情况,有些人甚至会敲窗交流。这种情况使车主的日常生活变得“不再低调”,甚至需要额外花费时间应对。

崔维斯·卡特是缅因州首位购买Cybertruck的车主,但他没料到驾驶这辆独特的不锈钢皮卡车会引发如此多的关注。在波特兰街头,他这辆棱角分明的不锈钢皮卡时刻吸引着路人的目光,有人拍照打卡,有人冲着车大喊大叫,甚至还有人会没有边界感地检查该车的刹车。太多人会问各种有关卡车的问题,还有人直接表现出不满,甚至朝车吐口水。

被问及最常得到的反应是什么,卡特说:“被竖中指。”他提到,每次在他等红绿灯时,总会有人朝他做出这样的手势。

“人们对着我拍了很多照片,”他说, “我是个内向的人,所以这并不是一种让我感觉舒服的经历。尤其是当你等红灯时,所有人都盯着你看。”

过高的关注度,让只想做个安静美男子的卡特时不时地反问自己买这辆车是否是个明智的选择。

5. 嘲点5:防弹能力有,但不多

不锈钢外壳导致的是辣眼睛的造型,Cybertruck自然要想办法从其他地方找补。特斯拉想到的主意是,不锈钢不是硬嘛,那我们宣传它防弹试试。

特斯拉率先发布了Cybertruck的防弹测试视频。在视频中,Cybertruck的车身面板分别经受了手枪、汤米冲锋枪、霰弹枪等多种枪械的射击,均未能击穿车身。

此举引来了大量网红的效仿,各路网红拿着Cybertruck进行各种极端测试,更多更大口径的子弹被投入使用。最终结果显示,不锈钢车身的确可以抵挡9mm以下的子弹,但遇到较大口径就无能为力了。例如,突击步枪和其他大口径狙击步枪都可以轻松地射穿车身面板。

更尴尬的是,Cybertruck的玻璃并没有防弹性能。2019年11月,Cybertruck发布会上特斯拉当着全球观众的面“翻车”证明了这一点。

当时,马斯克声称车窗可以防住9毫米口径子弹的射击。但当特斯拉汽车设计主管弗朗兹·冯·霍尔兹豪森,将钢球砸向发布会现场那一辆Cybertruck左侧前门车窗的玻璃时,车窗“意外地”一下子就被砸碎了。马斯克臊红了脸,为了挽回颜面要求再试一次,弗朗兹又将钢球砸向了左侧后车门的车窗,这次没有意外,车窗又碎了。

因此,尽管Cybertruck以其坚固的不锈钢外壳和“防弹”玻璃为卖点,宣称具备一定的防弹能力,但它的防弹能力更多是象征意义,而非全面防护。不建议把它当坦克开。毕竟,要求枪手只能用手枪、同时枪法又烂到打不中车窗,未免过于强人所难。

6. 嘲点6:尺寸过大日常受限

随着Cybertruck逐渐交付到车主手中,其超大尺寸(长5.68米,宽2.41米,高1.79米)在日常使用中带来的不便也慢慢为大家所知。

首先是对车主车库的挑战。许多普通车库高度和长度是按传统车设计,Cybertruck的庞大车身不仅可能刮擦车顶,还可能让车库门无法正常关闭。要车还是要车库门,很多车主无奈选择了后者。

在外面的停车场停车也是个难题。Cybertruck展开侧视镜时的宽度为2.41米,接近普通停车位的极限。在狭窄的停车场内,找到足够大的车位已经是挑战,停进去后,旁边的车门是否能打开,可能就要碰运气了。Cybertruck因此被停车场拒绝入内的事件也经常见诸报道,特别是在曼哈顿等人口密集的城市。

同样拒绝Cybertruck的还有洗车店。正如前面所提到的,Cybertruck的不锈钢外壳不耐脏,车主可能需要经常做清洁。但据多名车主报道,很多洗车店都拒绝给Cybertruck提供洗车服务,理由是车身太长,可能会损坏洗车店的设备。

此外,Cybertruck宽阔的车身在城市中穿行容易占用两条车道,尤其在狭窄街道或老旧城区,可能会遇到转弯困难、行车受限等问题。在城市高峰时段的狭窄车道中,其他车辆可能会因为其宽大的车身保持更远的距离,甚至引发拥堵。

话说回来,大尺寸的皮卡也不是没有,为什么就是Cybertruck看起来这么有冲击力呢?这里其楔形轮廓以及裸露的不锈钢外壳绝对居功至伟。试想,别的车都是光滑圆润,给人的感觉是蹭上最多掉一点点漆。但要是被Cybertruck的不锈钢楔子给蹭到,那还不得把整面车皮都给刮下来?目前,已经发生车主在提车检查Cybertruck时被其不锈钢面板割伤的案例了。

7. 嘲点7:订单泡沫戳破,实际订单率不到2%

极高的关注度,再加上发布4年后才开始正式交付,吊足了胃口,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Cybertruck的预订量。据马斯克透露,Cybertruck发布一周之内就收到了25万份预订。

行业分析机构推测,Cybertruck发布两年之后预订量就超过100万辆,而目前累计预订量已突破200万辆。马斯克曾经预计,按照特斯拉的产能,仅量产之前累积的那些预订单可能都要到2027年才能完成。

如今,在最初的热潮退却之后,特斯拉却发现Cybertruck的真实订单数量远远低于预期。特斯拉曾宣称由于Cybertruck产能有限,优先组装定价超过10万美元的Foundation高配版,但近期他们已经开始生产8万美元的中配版本。

大家惊讶地发现,诸多Cybertruck车主都在社交媒体发布类似的分享:10月份才预定8万美元的中配版,10天之后就可以直接提车。种种迹象表明,Cybertruck的累计预订量已经被消化完毕。

数据显示,尽管Cybertruck在今年第三季度卖了1.67万辆,一举跻身美国电动汽车热销榜第三,电动卡车销售榜第一。但其前三季度的总销量为2.83万辆,远远低于之前预计的200万辆预订量,也就是说,真实订单率不到2%。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泡沫,其实也很好理解。所谓预订,美国消费者只要支付100美元定金即可,等待量产排期到了再支付剩余款项,而且定金随时可以全额退还。

只花这么少的钱,关键是还随时可以全额退款,那自然有很多人会乐于参与这场网络狂欢。但真到了要真正下单时,愿意掏真金白银支付的那就只剩特斯拉的铁粉了,而Cybertruck上市后的一系列拉胯表现,以及目前相对低迷的经济和高企的利率,进一步的劝退了很多的潜在买家。

8. 嘲点8:48V系统,噱头多于创新

Cybertruck另外一个特斯拉大力宣传的“创新点”是48V低压电子电气系统的使用,并用“革命”(revolution)一词来自我标榜。马斯克甚至将其48V系统的设计资料装订成书,寄给了各大车企的CEO,并和福特CEO吉姆·法利在社交媒体上亲密互动,将这场秀推向了高潮。

可是业内人士听到这个消息时大多是表示疑惑:“48V系统不是早就有了吗,怎么成了你家首创的了?”“48V系统的设计有什么难的?”

这里介绍一下背景知识。所谓的48V系统就是将汽车的低压网络电压,从目前广泛使用的12伏,提高到48伏。这样一来,传输相同功率时需要的电流更小,可以带来更高的系统效率、更细的线束需求、更低的热量耗散等优点。这和目前的电动汽车将动力电池电压从400伏提高到800伏是一样的道理(但没有哪家车企吹嘘自己的800伏是“革命性的创新”)。

48V系统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新科技。在以前的一些混合动力车型,例如奔驰、奥迪等品牌,以及诸如数据中心服务器等工业领域,早已大量投入使用。汽车行业没有抛弃自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使用的12V系统,并不是技术方面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目前的产业链都是基于12V系统来配套的。

相比于48V系统,12V系统的产业链完备、货源丰富,对车企来说意味着更低的成本和更可靠的原料供应。仅此而已。如果哪一天48V系统的产业链也发展成熟,车企自然都会转向48V系统。

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尽管很多车企CEO收到资料后出于礼貌,和马斯克来了一波商业互吹,但实际上并没有人马上跟进。“如来神掌”到底价值几何,这些精明的生意人心里门清着呢。

9. 结语

本文为您盘点了特斯拉Cybertruck上市以来全网群嘲的8大嘲点。不可否认,作为一款一发布就聚焦了大众目光的网红神车,Cybertruck的确带来了不少的技术创新。但这些嘲点确实会让消费者对Cybertruck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您是否关于Cybertruck还有其他评价?欢迎在下面留言。

Leave a Reply